各位朋友好,今天的内容将为您解析关于2004欧洲杯对阵图和04欧洲杯希腊晋级之路的相关问题,感谢您的关注,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2004年欧洲杯,一场烽火燃情的足球盛宴,吸引了全球数以亿计的球迷的目光。在这场为期一个月的比赛中,32支欧洲顶级球队齐聚葡萄牙,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本文将带您回顾这场历史性的比赛,探寻那些烽烟四起的精彩瞬间。
一、烽火燃情,激情四溢
2004年欧洲杯于6月12日至7月4日在葡萄牙举行,这是葡萄牙历史上首次举办欧洲杯。此次赛事共有32支球队参加,分为8个小组进行角逐。比赛期间,烽火燃情,激情四溢,球迷们纷纷来到葡萄牙,为心爱的球队呐喊助威。
二、烽烟四起,烽火连天
1.小组赛烽烟四起
小组赛阶段,烽烟四起,烽火连天。在A组,葡萄牙凭借C罗的出色表现,成功晋级八强。在B组,德国队以小组第一的身份晋级,英格兰则凭借点球大战淘汰葡萄牙,晋级八强。C组中,西班牙和希腊队分别晋级八强。D组,法国队和荷兰队携手晋级。
2.淘汰赛烽烟再起
淘汰赛阶段,烽烟再起,烽火更旺。在八强战中,葡萄牙、德国、西班牙和荷兰队成功晋级四强。在半决赛中,葡萄牙队与荷兰队上演了一场经典对决,最终葡萄牙队点球大战胜出,晋级决赛。另一场半决赛,德国队与西班牙队激战正酣,最终德国队凭借点球大战胜出,晋级决赛。
三、烽烟四起,烽火燃尽
在决赛中,葡萄牙队与德国队展开了一场巅峰对决。比赛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均无建树。在点球大战中,葡萄牙队以4-3战胜德国队,夺得2004年欧洲杯冠军。这场决赛成为欧洲杯历史上的经典之作,烽烟燃尽,烽火燃情。
四、烽烟四起,烽火永存
2004年欧洲杯虽然已经过去,但烽烟四起的精彩瞬间仍历历在目。这场比赛不仅见证了葡萄牙队的崛起,也展现了足球运动的魅力。在这场烽火燃情的赛事中,我们看到了拼搏、坚持、友谊和梦想,这些精神将永远流传。
2004年欧洲杯,一场烽火燃情的足球盛宴,烽烟四起,烽火连天。在这场赛事中,我们见证了足球运动的魅力,感受到了拼搏、坚持、友谊和梦想的力量。这场历史性的比赛,成为了欧洲杯历史上的经典之作,烽烟永存。
款名为“航线”“航海日志”
在里斯本世博园的中心展厅,随着本菲卡的球员戈麦斯和西芒揭开帷幕,2004欧洲杯的官方用球终于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这款名为“航线”的足球是阿迪达斯公司专门为在葡萄牙举办的2004年欧洲杯专门设计的,为了体现葡萄牙特色,阿迪达斯公司特意在足球上绘制了象征着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的伟大远航的图案,并且以达·伽马的航海日志“ROTEIRO”(航线)来命名这款足球。
这款足球使用了阿迪达斯新的“热粘合”的新技术,这意味着每一块皮面都不是缝合而是采用新的化学技术粘合在足球的表面,这样的设计使得球员在任意球方面的发挥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贝克汉姆就表示,在协助阿迪达斯公司试球时明显地感觉到传球和任意球的准确度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并且表示这对于守门员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他说:“这个新球给了我一种全新的感觉,它让我可以踢出完美的传球和任意球。”阿迪达斯旗下的几名巨星都参与了“ROTEIRO”的测试,巴拉克表示:“作为球员,一个能够帮助我破门的皮球非常重要,这个球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很容易控制。”齐达内也对新球很有感觉:“如果你想用自己的感觉去控制比赛,那么一个能够达到你要求标准的皮球尤其重要。”
和新的官方用球一起发布的还有阿迪达斯邀请所有签约球星为这款新球录制的一盒精彩绝伦的促销录影带。阿迪达斯公司相信,这款新足球会在明年欧洲杯期间给公司带来超过2002世界杯的“飞火流星”的利润,“ROTEIRO”将在今日开始发售,欧洲价格是110欧元。图:
西芒为欧洲杯新球揭开面纱。
温布利球场前布满欧洲杯元素。图/IC PHOTO
北京时间6月12日凌晨3点,2020欧洲杯将正式拉开大幕,揭幕战在意大利罗马举行,对阵双方为意大利和土耳其。接下来一个月,24支参赛球队将在11座城市的11座球场展开激烈争夺。7月12日凌晨3点,本届欧洲杯冠军将在伦敦的温布利大球场产生。
罗马奥林匹克 体育 场准备工作就绪,静待意大利与土耳其的揭幕战。图/IC PHOTO
丨看点1
11座城市11座球场,观众大规模入场
2020年原本是欧洲杯诞辰60周年,欧足联早早决定不设主办国,而是让12座城市共同主办。因疫情影响推迟一年后,都柏林、毕尔巴鄂两座城市无法满足办赛要求,前者的主办资格被取消,后者的主办资格由另一座西班牙城市塞维利亚获得。
本届欧洲杯总计24支参赛球队、36场小组赛、15场淘汰赛,阿塞拜疆、罗马尼亚两支球队没有晋级决赛圈,因此共有9个东道主,每支东道主球队至少可以在主场打2场比赛。
按照欧足联的要求,本届欧洲杯允许观众大规模入场观赛,大部分球场的入场观众人数占球场总容量的25%左右,俄罗斯圣彼得堡、阿塞拜疆巴库两座球场的允许上座率达到50%,匈牙利布达佩斯的球场允许上座率达到100%。
本届欧洲杯各队大名单增至26人,图为西班牙队名单。图/社交媒体
丨看点2
大名单增至26人,常规时间5名替补
本届欧洲杯推迟一年举办,是 历史 上首次在奇数年举办,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第一次”。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风险,本届欧洲杯将所有参赛球队的大名单人数,由23人增至26人。当然,每场比赛的报名人数仍为23人。
按照本届欧洲杯的规定,每支球队每场比赛最多有3次换人机会,常规时间内最多允许使用5名替补队员。如果比赛进入加时赛,允许派上第6名替补队员。该项规定源于国际足联的新规,此前已经在各大联赛赛场试行。
对于本届欧洲杯阵容深度出色、替补队员实力强劲的队伍来说,这项规定无疑会让球队在调整阵容、技战术时更加游刃有余。
2016年,C罗率领葡萄牙登上欧洲之巅。图/IC PHOTO
丨看点3
葡萄牙进死亡之组,C罗突围不易
5年前的欧洲杯,C罗率葡萄牙队获得队史首个欧洲杯冠军,并直言那是其生涯分量最重的一座冠军奖杯。5年后的今天,C罗和队友们首先要为小组出线而战。
葡萄牙队和法国队、德国队、匈牙利队同处F组,法国队是2018年世界杯冠军,德国队是2014年世界杯冠军,匈牙利队是9个东道主之一,F组是名副其实的“死亡之组”。虽然小组第三名也有机会出线,但葡萄牙队的突围形势并不乐观。
葡萄牙队的后防核心佩佩年满38岁,C罗也已经36岁,即便球队拥有新科英超最佳球员鲁本·迪亚斯,布鲁诺·费尔南德斯、贝尔纳多·席尔瓦两位中场核心也是英超豪门球队的顶级球星,这支新老结合的葡萄牙队也还有太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重回法国队,本泽马期待证明自己。图/IC PHOTO
丨看点4
本泽马时隔6年回归,法国目标连冠
作为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冠军,拥有姆巴佩、坎特、格里兹曼等世界级球星,锋线主力本泽马又时隔6年回归,法国队无疑是本届欧洲杯的最大夺冠热门,他们的目标是实现世界大赛连冠。
主帅德尚将世界杯夺冠阵容中的14人带到欧洲杯赛场,法国队实力有增无减。门将洛里、中卫瓦拉内以及边后卫帕瓦尔、卢卡斯·埃尔南德斯依旧是后防线的主力。坎特刚率领切尔西夺得欧冠冠军,成为金球奖的热门人选,博格巴仍处于巅峰期。受到伤病影响,格里兹曼、姆巴佩本赛季的状态有所起伏,但回归的本泽马以及替补席待命的吉鲁,足以确保这支法国队的攻击力。
1998年世界杯和2000年欧洲杯,球员时期的德尚曾帮助法国队连夺世界大赛冠军。如今,他有机会以主帅身份率领法国队实现世界杯、欧洲杯连冠的壮举。
丹麦队有机会在淘汰赛走得更远。图/IC PHOTO
丨看点5
不排除黑马涌现,主盯丹麦土耳其
欧洲杯 历史 上不乏“黑马”涌现,最著名的自然是1992年的“丹麦童话”和2004年的“希腊神话”。1996年,内德维德率领的捷克队也曾一路闯进决赛。
2016年夏天的欧洲杯,首次闯入决赛圈的威尔士队、冰岛队双双创造 历史 ,前者击败冠军热门比利时队闯入4强,后者击败英格兰队晋级8强。本届欧洲杯,丹麦队、土耳其队的阵容看似不起眼,其实都有着黑马潜质。
中场有国际米兰球星埃里克森,后场有小舒梅切尔、克里斯滕森,前场有温德、鲍尔森等活力十足的锋线球员,和比利时队、俄罗斯队、芬兰队同处一个小组,丹麦队小组出线问题不大,且有机会在淘汰赛走得更远。
过去两年时间里,土耳其队先后在欧洲杯预选赛、世界杯预选赛击败法国队、荷兰队。中场由AC米兰球星恰尔汗奥卢坐镇,后场由几位英超后卫领衔,另有新科法甲冠军里尔的三员大将伊尔马兹、切利克、亚兹奇。揭幕战对阵意大利队,另外两个小组对手是威尔士队、瑞士队,土耳其队显然不会满足于小组出线。
编辑 王希翀 校对 陈荻雁
你们知道,球商对体育比赛的关注点其实一向不局限于体育赛事本身,而是喜欢扩散到比赛双方在文化和历史上的渊源。欧洲杯和世界杯是我最喜欢的两项赛事。以足球队为切入点,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非常独特的,有意思的事情。虽然这些事情不一定会影响到比赛。但是了解一下这些背景,对我们是非常有意义的,至少以后吹牛逼的时候,你比人家能多说出一些东西来就是有逼格对不对?
在欧洲杯的小组赛里,有一场对阵双方十分特殊的比赛,其实这两支队伍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独特的背景,整场比赛也进行的波澜不惊。但是从两个国家和民族的形成来说,这两个国家可太有值得谈的了。这就是6月22日波兰和乌克兰的比赛。而我说的有意思,也是在说波兰和乌克兰这两个国家的历史渊源。
乌克兰的语言文化图,黄色系是乌克兰语化地区,蓝色系是俄语化地区。
波兰和乌克兰,同属于斯拉夫民族所建立的国家。波兰在语言学上属于西斯拉夫人,而乌克兰属于东斯拉夫人。因此从语言上说,乌克兰人更接近俄罗斯人,而不是波兰人。但是因为复杂的文化历史原因,乌克兰人的内部有很大的裂痕。大体上可以分为东西两个文化区。东区以东正教为主,语言习惯上和俄语更接近,文化倾向也更加亲俄。西区以天主教和一种类似天主教的教派为主,语言习惯上受波兰影响大,文化习惯上更亲近波兰和西欧国家。所以在前些年的乌克兰政治危机中,乌克兰东部的几个州都要跟随俄罗斯,而西部的领土则要跟随乌克兰政府。原因也就是这个。
这是基辅的标志,根据传说,基辅公国是由三名日耳曼王子带领人们建立的
至于为什么乌克兰会被切成东西两个部分,为什么会有这种文化格局。且听我慢慢道来。波兰这个国家啊,我在以前说波德两国历史的时候提到过,他们是12世纪形成的。一度很牛逼,后来被三国瓜分了。而乌克兰呢?其实乌克兰的历史更早,他们在斯拉夫民族中的历史地位也更高。这种地位就源自于,他们的首都叫基辅。
历史上的基辅罗斯版图
在斯拉夫人的历史上,基辅是一个绝对不可跳过的话题。因为以基辅为中心,建立了斯拉夫人最早的政权——基辅罗斯国。这个国家在九世纪末期就存在了,他们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但是是第一个斯拉夫人的国家。后来的西传斯拉夫各国,和南川斯拉夫各国,都是建立在这个国家的传承上的。包括后来形成了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公国。所以,基辅是斯拉夫国家的历史古都,是斯拉夫人国家的源头。而且有意思的是,基辅罗斯国的王室,就是后来建立俄罗斯的莫斯科公国的统治者,留里克家族。所以俄国对乌克兰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在俄罗斯人看来,世界上根本就不应该有什么乌克兰,而是应该是一个统一的俄罗斯。
金帐汗国的领地(紫色)
基辅罗斯国在13世纪,被入侵的蒙古帝国消灭了,基辅遭到焚毁。国家分裂为很多独立的小公国。而这些小公国里,以地处西部的加利西亚-沃伦公国实力最强。这个地区,也就成了以后乌克兰人的重新崛起和民族形成的关键。这个国家位于西部,在基辅罗斯被消灭以后,皈依了天主教。成为了日后乌克兰复国的中心。而东部的公国,在蒙古人的统治下,最后跟随了莫斯科公国。这样,东西两部分乌克兰的雏形,于此时埋下了根源。
这张图还可以再用一次,可见17世纪的时候乌克兰已经基本上没了。
14世纪,在乌克兰北边的立陶宛逐渐崛起,成为了东欧大国。而对应的是蒙古人的金帐汗国逐渐衰退。这时候一个乌克兰的公王,决定了新的战队,他们逐渐选择向立陶宛寻求庇护。利用这个机会,立陶宛吞并了乌克兰北部地区,波兰趁机吞并了乌克兰西部大部分地区。16世纪波兰和立陶宛合并。这时候乌克兰西部全境,都被波兰-立陶宛联邦吞并了。而东部,则被新成立的俄罗斯控制。
典型的哥萨克形象
这一时期统治东乌克兰的,是一群如今听来名声显赫的人——哥萨克人。哥萨克的意思在不同的时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是他们的总体代表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生活在东欧大草原上,他们不受周围王公的直接通知,他们无法无天自由自在。哥萨克人曾经是周围贵族的敌人,但是俄国人也好,波兰人也好,都利用这个民族为自己服务。
关于这一段时间的历史,波兰的著名大文豪显克维奇有一本经典小说《火与剑》说的就是这个阶段的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油画)
因此,在16-17世纪的这个历史阶段中,乌克兰人的主要选择,就是在天主教化的波兰和东正教化的俄罗斯之间选择。波兰-立陶宛联邦当时对乌克兰全境施行天主教改革,而这样的改革引发了之前信仰东正教的东部乌克兰人的极大不满。乌克兰人集中在他们的领袖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的旗帜之下,于1648年发动了反对波兰人的起义。并且因为鲍格丹信仰东正教,他们占据乌克兰中部向俄国求援。但是当时的俄国并没有相应他们,而是谨慎的观望。等到了1650年俄罗斯和波兰的谈判破裂,俄国决定帮助波兰。到了1654年,东乌克兰的代表抵达莫斯科,签订了《三月协议》。这样,东乌克兰并入俄国,这些地区就包括了我们现在知道的顿涅茨克。之前东乌地区闹分裂的时候, 很多熟知历史的体育爱好者就在担心,以后顿涅茨克矿工会不会就不参加欧洲的俱乐部联赛了。
最后到了1667年,俄国和波兰完全瓜分了乌克兰。作为斯拉夫人的精神故乡的基辅,成了俄罗斯人的领地。这一段时间的分裂,对乌克兰造成了永恒的影响,这次分裂的时间持续了263年,西乌克兰在波兰的统治下,快速的西化,而东乌克兰在俄国的管理下迅速的俄国化。东乌克兰的主要语言成了俄语,而乌克兰语被排挤。俄罗斯的认同逐渐扩大,俄国的政治影响力日益加深。
到了二十世纪,连波兰东部都已经被俄国吞入口中。乌克兰和波兰这一对邻居终于谁也别说谁的成为了“一家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波兰在协约国集团的运作之下独立,建立了波兰第二共和国(第一共和国就是波兰-立陶宛联邦)。而乌克兰。同年,乌克兰共产主义革命爆发,建立了共产主义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说到这个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在我国脍炙人口的小说《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其实背景就是乌克兰共产党员的故事,小说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主角保尔,其实都是乌克兰人。
而隔壁的波兰,新建的第二共和国是一个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两国在独立的当年,就进入了战争状态,波兰充当了西方世界武装干涉俄国共产主义革命的马前卒。而乌克兰境内,久居西部的乌克兰人也早就更愿意和波兰人打交道,西乌克兰的波兰人也更希望回归自己的祖国。双方于是进行了短暂但充满了血腥的战争。在1922年,苏联和德国魏玛政权签订停战协议。波兰也参加了这次谈判。最后的结果是,短暂的乌克兰再次被分成了两部分,和200多年以前一样,波兰和俄国,各自分到了一半。
红色是华沙条约国,绿色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不过所幸的是,这次分裂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就因为苏联和纳粹德国的密约而统一了。当然代价是,乌克兰全部进入俄罗斯,加上一半的波兰。这一次乌克兰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跟隔壁的波兰又不一样,波兰是独立的共和国,是华沙条约国成员。而乌克兰史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的成员,是苏联境内的自治共和国。
二战后欧洲人口迁徙
这一段时间其实也充满了波兰和乌克兰这两个民族的不幸,作为对德国的乘法,俄国割让了原版属于自己的东普鲁士等地区,苏联开始要求波兰人向西迁徙,实际上是让整个波兰“西移”。而原来居住在西乌克兰的数百万波兰人,也被迫迁往西边。同样波兰也将自己国内的乌克兰人,强行迁徙到了新领地的西北部地区。
比如东边原来波兰人聚居的大城市维尔诺(今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和利沃夫(今乌克兰发音应为勒维乌,过去曾是波兰仅次于华沙的第二大城市)变成了立陶宛人和乌克兰人的城市,而西边原来的德意志人城市斯德丁(今波兰的什切青)和布勒斯劳(今波兰的弗罗茨瓦夫)则变成了波兰人的大城市。如今天弗罗茨瓦夫的居民多是当年从西乌克兰的利沃夫迁来,甚至弗罗茨瓦夫大学也几乎就是战前利沃夫大学的异地搬迁,与原来德国人的布勒斯劳大学没有多少传承关系;而今天的利沃夫大学(全称利沃夫国立伊万· 弗兰克大学)校史虽然可以上溯到波属时期的1661年,实际上则是二战后建立的乌克兰学术中心。
这样的民族迁徙,令受牵连的各个民族都积压了不满,在1954年,苏联庆祝“俄-乌联合300年”,将克里米亚半岛划拨给了乌克兰。这也就是乌克兰克里米亚危机的根源之一。而在乌克兰,西部亲波东部亲俄的局面,并没有缓解,而是继续加剧。
波兰球的漫画,形象的描述了苏联集体以后的情况。
到了八十年代末,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之前压制已久的乌克兰对俄国的反感终于爆发了出来。最后在1991年正式独立建国,1996年退出了俄国组建的独立国家联合体,并且快速走向了亲西方亲波兰的路线。而同样憎恨俄国的波兰,很愿意也很高兴的接纳了乌克兰的橄榄枝。
2004年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所东欧的政治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但是却拉近了乌克兰和波兰的关系。两国相互声援,相互派遣了很多人员。两国似乎淡忘了自己历史上的矛盾,完全成为了两个共同抗俄的“反俄兄弟”国家。两国关系也越来越好。写到这里我突然想感慨一下,俄国真是凝聚欧洲国家的最好法宝。有什么矛盾,都能转嫁给俄国人,俄国真是为欧洲和平操碎了心啊。
全免费的爆料尽在球商APP,登录www.ballq.cn 下载球商APP
球商作家突破1000人,大小联赛全网罗
今天的文章暂时告一段落,希望能帮助大家理解2004欧洲杯对阵图,也欢迎大家留言探讨04欧洲杯希腊晋级之路的实战经验。